第104章
作者:
炎青岱字数:
3840更新时间:
2025-08-08 10:00:24
而韩霖也终于心满意足去了机械厂。
韩霖去机械厂还打桩机的时候,再次见到了机械厂技术科的科长。
当时机械厂生产线的问题已经被解决,而且在经过改良之后,那条生产线的效率比之前提高了。
因为这一点,整个技术科都被表扬了。
韩霖去还打桩机的时候,正是技术科最高兴最好说话的时候。
而且上次韩霖提起了王老师,也让技术科科长印象深刻。
他们这种搞技术的人,时刻学习才是做好工作的根本,因此市里的机械厂每年都会组织技术科的工程师出去学习。
技术科的科长曾经去首都学习的时候,上过一段时间王老师的课,因此对王老师念念不忘。
只可惜王老师太忙了,上完课就走,一点不给人攀关系的时间,技术科科长只能在心里叹气。
但是如今自己面前突然出了一位韩霖。
韩霖可是王老师亲手赠书的学生,怎么也比他们这种学习班的学生,关系要临近一些。
所以当技术科科长,听到韩霖想要来听机械厂的课程之后,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先考了一下韩霖的基础水平。
“你如果愿意的话,不如先跟着我学习?”科长上上下下打量着韩霖,最后做出了决定。
“你现在还在工地工作吧?县里距离市里路途课不短,你又有工作,不可能每天过来上课。”
“而且你的水平暂时和每个班都匹配不上,这段时间就我自己先带你,我根据你的水平,给你布置功课,你每次休息的时候过来找我上课。”
“等你手头的工作忙完,我再介绍你来厂里的学校借读,你觉得怎么样?”
科长顿了顿,又继续说道:“不过咱们说好,你只是借读的学生,不能正常有毕业证,也不可能参与学校的毕业考试。”
机械厂职工学校的毕业考试,相当于是扩充机械厂的职工名额。
因此每年毕业的学生虽然不少,但是能够真正进入工作岗位的人,并不算多,大部分都在等着补录,等待机会。
而这样的机会竞争激烈,即便他再看好韩霖,他也不可能损伤自己厂子职工的利益,而帮助韩霖。
“多谢师父给我机会,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韩霖深深给技术科的科长鞠了一躬。
他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好说话。
看了看自己手上拎着的饼干和糕点,还是觉得自己的礼物太轻了。
应该早点准备好拜师礼的。
“那你先在我办公室,把这三张卷子做了。”科长将办公桌上的卷子递给韩霖,随后又补充道:“你要真想干这一行,只理论肯定是不行的,动手能力也至关重要。”
“这个等之后再说,我们机械厂有专门的教室,我先看看你的理论知识。”
韩霖在机械厂留了两个小时,再次从机械厂出来的时候,他获得了三本书和一个专业老师。
回家之后韩霖同杨黛分享了自己的好消息,之后又买了肉和糖,补足了拜师的礼仪,又去了一趟机械厂。
从此开始两头跑的生活。
等到工地停工之后,韩霖正式加入到机械厂的学习之中。
韩霖起初依旧打算白天市里上课,晚上回家休息的日子。
但是每天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实在是太浪费了。
在杨黛的强烈要求下,韩霖找机械厂开了证明,住在了招待所里。
而杨黛继续在食品厂上班,休息日的时候会去市里和韩霖碰面。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过年前十天,机械厂的学校也放假了。
韩霖带了许多作业回家,继续钻研。
而杨黛在给食品厂写完年终总结的稿子之后,彻底清闲下来。
临近年关,虽然食品厂还没放假,但是过年已经成为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食品厂今年的效益好,连过年的福利都和以前天差地别。
除了面和油,杨黛还搬回去一箱水果罐头,足以看出来食品厂的财大气粗。
黄庄大队过年氛围十分浓厚,杨黛和韩霖自然也被影响,这是两人共同度过的第一个新年。
虽然之后他们还会共同度过许许多多个新年,但是第一个,在心里总归是不一样的。
两人积极准备年货,什么都要来点。
年三十包饺子的时候,杨黛还专门依照黄庄大队的习俗,在饺子里放了钱,能吃到包着钱饺子的人,来年会充满好运。
韩霖在这几个饺子上专门做了记号,准备等到出锅的时候,全都放到杨黛碗里。
新的一年,祝愿杨黛万事胜意。
两人先在家里煮了饺子自己吃,随后又拿上年礼会去看韩父韩母。
韩家如今已经彻底分家,韩家老二也已经搬出去。
起初的时候韩母很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韩母已经想明白了。
人都在一起住着,虽然她看着觉得热闹,但矛盾也多。
她自己年轻的时候,都不想和妯娌住在一起,没道理要求自己的儿媳妇们非要住一起。
况且分家之后,各个都过得越来越好了。
老大的工作顺利展开,今年分粮的时候还被大队长表扬了,说他这个会计做账清楚。
老二媳妇也找到了个不累人的好工作,虽然是临时工,但是听起来轻松,工资也高,让韩母很满意。
老三夫妻俩现在就是他们黄庄大队的名人,而且风评完全调转,这一点就算是晚上睡觉,韩母想起来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笑出声。
桩桩顺利,事事满意,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年了。
外面鞭炮声绵延不绝,房间里每个人都挂着满足的笑容。
大年初五,韩霖和杨黛终于找出时间上山,两人再一次走到破庙附近休息。
“你真想下去看看?”韩霖有些不确定,不自觉皱起眉头。
“去看看吧,也不做什么,只是看看。”
两人说的便是山上的墓。
早前上山的时候,韩霖主动询问过杨黛,但当时的杨黛拒绝了。
而如今杨黛改变主意。
“我先下去看看,如果没有危险,你再和我一起下去。”杨黛看看附近的小路,又看了看韩霖。
最终同意了韩霖的提议。
她虽然好奇,但自己的安全肯定更重要。
半个小时后,韩霖再次出现在杨黛面前。
“跟我来。”韩霖朝着杨黛伸出手。
“走这里,这是墓穴的小门。”韩霖走在前面,牵着杨黛的手,尽职尽责,当好自己引路人的职责。
“这里有简单的墓志铭,看墙上的壁画,这位墓主人应该是宗室之女,只是暂且不清楚对方的具体身份。”
“对方的墓这些年并没有被盗,但是里面的情况也不算太好,你答应我,只是过来看一看,不久留。”
韩霖絮絮叨叨,忍不住对杨黛说了很多。
杨黛一边走一边点头,就是不知道将韩霖的话听进去多少。
“二道门打不开,据我观察,当年的工匠应该是封死了,从外面打开应该很难,但是一道门这里是自然风化。”
所以一道门这里的陪葬物基本已经看不出原本的模样。
一道门这里的壁画应该是记载了墓主人的平生,但是因为长时间的风化,有很多已经模糊不清,只能猜测。
杨黛之所以想起来墓地,是因为修复字画的时候,突然觉得自己应该找到更多的东西练手。
但是自己库房里的东西,都是完好无损的文玩古董,杨黛做不到故意破坏。
所以她想到了这里的墓葬。
人们看重自己的身后事,只要稍有身份的墓主人,陪葬品肯定不会少。
杨黛没想过<a href=https://www.海棠书屋.net/Tags_Nan/DaoMu.html target=_blank >盗墓,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她只是觉得这个墓在这里矗立良久,去看看说不定能捡漏到几件品相不好的古董,然后自己搬回家研究怎么修复。
但是来到墓地里,杨黛才发现这个墓的自然损坏情况,其实比她想象中的严重许多。
即便韩霖说这里的二道门打不开,但杨黛也能看出来这个二道门其实已经饱经风霜。
韩霖口中的打不开,可能是为了上面的山体考虑。
在附近走了一圈,杨黛很快就下山了。
回到家之后,杨黛一直将自己关在房间里写写画画。
韩霖询问杨黛在做什么,杨黛也只是摇头。
“等过了十五,咱们再去看看钱颖同志吧。”
高书记的身份毕竟特殊,韩霖和杨黛想开之后其实不想同这样的人有多深的牵扯。
毕竟搞政治的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朝不保夕。
因此两家人虽然因为孩子认了名义上的干亲,但其实走动并不频繁。
连过年的年礼,都特意安排在了年前。
如今杨黛却突然提出想要去两人家里一趟。
韩霖张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发现杨黛正抬着头看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