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昕轻轻摇头:“自然不是,主干道修好,可以先通商路,有商人过来做生意,买我们的东西,或把其他地方的东西卖给我们,自然会带动此地的繁华。税收有了,银子有了,就能同步继续修路了。届时只需要提供原材料,划分区域,将修路之事落实在每一个村子,只提供原材料,具体修路由村长来办。”
厉陌一拍大腿,眼神亮得惊人:“我明白了,高,太高了!”
在座的其实都听懂了周灵昕的意思,都不住地点头,主干道都修好了,加之看到商路形成,村里人对于修路也就不会再抗拒了,那只需要在农闲之时利用空闲时间把路修好,利国又利民,毕竟路修好了,对于百姓也会方便很多。
连厉隐都不住地点头:“不错,主干道修好之后,商人越来越多,府城和县里也会越来越繁华,百姓有了时间,再把通往自己家的路全修好,也算是给自己谋福利,相信各个里正村长也能办好此事。”
周灵昕笑道:“小叔说得对。”
钱岱想得却是更为深入,哈哈大笑起来:“昕宝,听说你是个小福星,原本我还不信,如今倒是信了!要致富,先修路,说得一点都不错,只有路修好了,商人才更愿意来我们江州,只要他们来了,有了买卖,便有了税收,那可都是银子!”
周灵昕叹息一声,这个钱岱,还真是个钱袋子,满脑子都是银子,银子,银子!除了银子,他脑子里还能装点其他的东西吗?
虽然周灵昕也喜欢银子,虽然以她如今的身子,赚银子也没那么急切,可也不能少赚。不像钱岱,他是满心满眼的全是银子。
她都替他累得慌!
还好钱岱不知道周灵昕此时的想法,若是知道他一定喊一声冤枉。
钱岱以前还真不是个满脑子全是银子的人,他也曾是翩翩美少年,少年秀才公,从小没有少过银子,自打被“骗”到锦城之后,才知道银子的重要性。
不说江州,就小小一个锦城,他都还没玩转过来,实在是百姓过得不好且穷,他过得更为艰难,管理了这么一大片土地之后,方知艰苦与辛劳,以及银子难赚!
钱岱也曾挥金如土,可这一两年他却觉得一两银子都不能浪费,一两银子难倒英雄汉,锦城虽然不缺一两银子……哈哈,但是缺很多个一两银子!?
有了周灵昕的提醒,钱岱的动作很快,他直接用了衙门里的人,办了一个原材料的作坊,还雇佣了不少人,日夜不停的赶工,很快便用上了。
周灵昕知道了钱岱的所作所为之后,哈哈大笑地,直接笑得直不起腰了——这个钱岱,是不让人活的节奏呀!
其他商人的活计都让他做完了,不怕别人“造反”?
他吃肉,连汤都不让人喝了,好在原材料本身赚得不多,所得也是上交了用于其他建设的,再说了钱岱呆在城主府,其他商人还真不敢上去抗议。
她也只能说,这样的做法,很是钱岱的风格!
沙冰和冰西瓜汁很受人推崇,加上凉面凉皮的火爆程度,让云来大酒楼和云来客栈狠狠地赚了一笔,周春来看到了商机,周家铺子营业的时间也慢慢减少。
铺子里买了两个下人,开始着手于凉皮的制作,用于供应云来大酒楼和云来客栈。
至于制冰的方子,周春来并没有自己制作,毕竟制冰不同于凉皮,凉皮只是小本生意,还要花时间和精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薄利多销,制冰则是相反。
周家,没有守住制冰方子的能力,那还不如打从一开始就不制冰,直接拿分红,不香么?
主要是周家人看得开,只拿自己该拿的,多的银子他们也不想要,更不贪心,就这一点,让厉隐和钱岱都刮目相看。
尤其是钱岱,那制冰的法子,任何人知道都能制出,这样多的银子,周家人说让出便让出了,他那是相当的佩服,也打定主意,前期花银子的地方多,没有办法,等以后赚了银子,到时多分些给周家人吧。
当然,这也是厉家的想法,只是操作的时候还是钱岱操作而已。
日子一天天地过,天气也越发炎热,河水都降下去好多,很多农作物,因缺水而枯萎,庄稼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却都莫可奈何。
庄稼人,都是看天吃饭。
若老天爷不给饭吃,他们能做的也仅是紧衣缩食,很多人都去山上采野菜充饥,没有水,菜都存活不了多少,更别提粮食了,以前闲时两顿饭,如今很多人都慢慢只吃一顿饭了。
周大柱一直望着天,叹息着:“这老天不让人活呀,去年洪灾,好不容易逃荒到了青云村,如今却是旱灾,好在之前已经买了不少的粮食,种下的玉米总算还成,可若是再不下雨,以后的日子只会更难熬!”
周春来心里也急,要不是今年种了西瓜,一些要卖饮品,另一些托了钱岱卖到外地去了,虽然不知道钱岱卖去了哪里,却卖了不少银子。
数银子是件快乐的事情,可地里没水也让人极为头疼,为此周家还集合了村里人数次进山,虽然也找到了一些水源,可对于地里的庄稼,还是有些杯水车薪。
周灵昕也几次跟着村里人上山,每次都会趁机把空间里面的溪水引到山泉那边,或是引一些到挖的水塘里,做得隐蔽,还好没引起别人的注意和怀疑,可这远远不够!
锦城地界是江州和其他州的交界处,已经有难民走到锦城了,虽然为数不多,钱岱的头发又少了不少。
好在前面几年,锦城的粮食收成不错,衙门里还有些存粮,只能早晚施粥,以维持难民的生命,可周灵昕听说钱岱的所作所为之后,却是暗自摇头。?
第一百五十一章 城外施粥
周灵昕看到施粥棚,实属意外。
凉皮生意现在太火爆了,赵氏和周春来已经有两日没回周宅了,她想着不能让阿爹阿娘累太狠了,想回去劝劝,让他们好好休息休息。
这大夏天的,温度高天气热,为了赚钱万一中暑了可就不好了。
出门之后,方知外面的世界变化到底有多大。
锦城的城外,随处可见或躺或坐的难民,有些人躺在树荫下,有些人坐在墙根处,还没到施粥的时间,居然还有人早早地在排队,就为了早些喝到一碗粥。
旁边更有衣衫褴褛的妇人们抱着灰头土脸的小孩,就这样大剌剌地坐在地上。
地上得有多热呀,可这些难民又没有其他地方可去,只是在城外等着。
马车驶进锦城,周灵昕发现锦城里的乞丐更多了,她的小眉头也一直皱着,直到马车停下,她下车之后还看到有几个难民坐在他们周家铺子的门口,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身边的人,不时传来祈求之语。
周春来原本是出来倒水的,竟然就看到了小闺女,他赶紧上去抱住,边走边说:“昕宝,你怎么来了?可是家里有事?”
“家里无事,我就是看阿爹你们都两日不归家了,有些想你。”周灵昕抱着周春来的脖子,笑着卖乖地小声说道。
“铺子里太忙了,如今不止云来客栈和云来大酒楼来我们这时拿货,还有好几家酒楼都跑来合作,你娘眼见着现在正是火的时候,就想多赚些银子。”
“你们不归家,我就只好来看你们罗!”周灵昕笑得见牙不见眼,随即想到出门后的所见,赶紧问道,“这外面的难民,是怎么一回事?咋那么多人?”
他们周家也是逃荒来的,可也没有像如今这般难办,他们来时手头上还有些银子,即便是买点粮食,也是能拿出手的!
“唉!天公不美,没辄,都是苦命人呀!”周春来叹息着,把最近几日的情况说了说,主要也是他找不到诉说的对象,若是在孩子娘说多了,想到他们逃荒时候的情况,他怕孩子娘哭给他看。
他只好不在孩子娘面前多说,可近来见得多了,没有倾诉的物件,他都快被憋坏了!
正好昕宝来了,不管她听不听得懂,一股脑全都说了。
“阿爹,你是说,衙门只管施粥,不管他们住宿?为什么不像我们一般把他们分到村子里呢?”
“阿爹,若是那些难民有现成的吃食,变得越发懒,越发不动,等着施粥,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阿爹……”
总之,一顿洗脑,听得周春来冷汁淋漓,立即站了起来:“我去找厉隐!”?
周灵昕拉住周春来,继续洗脑,就怕到时他不知道怎么说,赶紧把她的歪理邪说……啊呸呸呸,是把她的真知灼见一股脑说了一遍。
什么我弱我有理?我穷我有理?凭什么!我应该救济,不自救谁还能管一辈子?
什么不能不劳而获,不能养蛀虫,难民们很可怜,可他们也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必须按劳分配,以后若是不劳动,不允许去领粥!哪怕是捡捡柴,挑挑水,一家一至两人找点活干也好的!
总之,周灵昕什么都说了,就看自家老爹领悟多少,找到厉小叔又会说些什么,那她就管不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