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0章

作者:晓梦见我字数:3756更新时间:2025-08-25 10:29:33
  
  “……”
  徐潜山跪坐,只听得铃铛轻晃,环佩玉声璆然,那厚重的幕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缓缓分开。
  不同于战场上利落的装扮,赫连天鸦穿着萨满特有的服饰,彩色织锦层层叠覆,头戴乌鹊双飞金簪,手执一柄孔雀羽扇,斑斓的翎眼流转着幽光,恰到好处地遮住大半面容。
  她垂目朝徐潜山深深一拜:“赫连天鸦见过儒宗掌门。”
  徐潜山回礼:“樗栎庸材,安敢劳琼琚之礼?”
  赫连天鸦掩在翎羽后的目光顿了顿:“儒宗为孔圣教化之地,七百载薪火相传,明灯不灭,赫连天鸦一直可惜无缘得见。先前一直听闻掌门病重,不能理事。如今见掌门形神俱旺,行如青松擎岳,可见这传言不真。”
  徐潜山道:“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圣说眼见为实,诚然如是。”
  赫连天鸦:“所以,掌门此番亲临此地,执意要见云麾将军,也是为了这‘眼见为实’四字,是么?”
  徐潜山微微含笑不语。
  赫连天鸦屈膝与徐潜山对坐,放下羽扇:“在掌门与将军相见之前,天鸦愚钝,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掌门。”
  徐潜山便道:“萨满请问。”
  赫连天鸦声音平缓:“孔圣当年骑牛游历七国,有教无类,桃李满天下。比起百越乌桓等野性未驯的部族,祯朝以儒治天下,无愧天下正道之名,天鸦心向往之。”
  “只是,我阅尽千书,心中亦存疑窦。昔年孔圣陈蔡绝粮,郑国受辱,鲁国被逐,颠沛流离,犹自坚守君子之行。这样的道如孤峰悬月,本是极少数道德圣贤方能企及的境界,儒宗却欲以此教化天下苍生,众生不能行,最终得到的只有天下人的虚伪。”
  “纵观青史,中原能维持千年不倒,所倚仗者也从不是宋襄公的仁义之心。祯朝表面以儒治国,然而究其根本,似乎只是教化民众,使其驯服的手段。底层民众信了这些,能够自欺欺人,以求家国安定。”
  赫连望着徐潜山的眼睛:“儒宗掌门,这些年您端坐道统,不曾离开过青城,不曾睁眼看过这天下么?”
  “……”
  徐潜山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眸中沉静,并没有显露丝毫愠怒或窘迫的神色,反而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同样类似绵里藏针,同样咄咄逼人,让徐潜山想起了初次见面时的魏危。
  赫连天鸦相较魏危更加步步紧逼,言辞犀利,所言切中时弊,徐潜山却隐隐约约从这样争锋相对的问题中捕捉到了一些隐藏的东西。
  身为靺鞨可汗的妹妹,赫连天鸦自小跟着母亲学习中原文化,这样聪慧卓绝的人,很快就能明白何为仁义礼智。然而正是能看明白中原与靺鞨之间的差距,她才一直活在痛苦中。
  她深知靺鞨部族崇尚武力,以男子为中心。她想要推行她认为正确的、符合圣贤之道的改变,为异族与女子争取同等的权力。可在这片生养她遵循着古老生存法则的草原上,她若想变革,就不得不踏入那权力场中,去周旋,去妥协,去使用那些她内心并不认同的、属于草原的道理。
  圣贤之道如日月高悬,她做不到,日日受此炙烤。
  赫连天鸦不相信儒宗的道义,同样不相信她自己。
  徐潜山开口:“萨满,纵是世间从未有过孔圣其人,有些道理,如同日升月落、春华秋实,也该自然而然被人发现。儒宗所传,非为一家之言,如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照于日用伦常之间,只是世人虚冠儒宗的名义。所以孔圣虽然先去,他所发现与代表的道理却得以流传下来。”
  赫连天鸦沉吟:“所以,掌门承认了,你我不过各为其主。”
  徐潜山微笑:“自古成王败寇,这天下从来没什么正统的分别,若有一日,我朝腐朽,不思进取。若有人融合四方之智,贯通古今之变,再造乾坤,那亦是时势所趋,天命所归。但是萨满觉得,以靺鞨如今之气象,真的能做到吗?”
  赫连天鸦沉默:“……”
  片刻过后,她缓缓开口:“儒宗掌门,我虽然知道是徒劳,但是我还是想问,您愿意辅佐靺鞨吗?待我兄长挥师攻下开阳,青城儒宗依旧是天下文人心中的圣地,儒宗掌门仍将被奉为天下文宗之首,地位尊崇,仅在我与兄长之下。”
  “若儒宗有心,若您愿意,儒宗掌门之职将不再是青城一隅的虚衔。您可以名列三公,出仕开阳,亲眼见证一个融合南北的新格局。”
  徐潜山笑了:“靺鞨萨满,你就是这样说服云麾将军的吗?以我对他的了解,他不该同意这样的条件才是,他这些年对开阳积弊确有许多不满,但他始终觉得中原是汉人的天下。”
  赫连天鸦迎着他的目光,坦然开口:“因为他死了。”
  “……”
  徐潜山一怔。
  半晌,徐潜山闭了闭眼睛,又睁开,点了点头问:“所以,萨满见我,又如此坦诚告知这件事,是为了什么呢?”
  赫连天鸦站起,缓缓开口:“儒宗掌门,从草原出兵之前,我与兄长立誓此行要攻取开阳。”
  徐潜山:“……”
  “成王败寇。我们不在乎如何得到的中原,也不在乎用何种手段。无论前方有多少不自量力的人阻挡我们,我们都会杀光,让中原的国都插上我们靺鞨的经幡。”
  她抬了抬手,帐外传来脚步声。
  赫连天鸦平静开口:“我知道掌门大病初愈,不如就此留下来吧。青城是个风景秀美之地,我们不会忍心让这里就此被铁骑踏平的。”
  ……
  ……
  城门口一片嘈杂。
  中原与靺鞨的见面持续了一早上,孔成玉一行人到青城最前的城墙上等着,晨光渐炽,终于在接近正午时分,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视线尽头。
  徐潜山一行人全须全尾地回来,在城外验明正身,孔成玉才微微松了一口气。
  布满铜钉的巨大城门被排成两行的兵卒缓缓推开,云胧秋第一个迎上去,徐潜山不知为什么面色看上去有些苍白,他在众人注视下道出了云麾将军在荥阳殉国的真相,而之前在军中的那位不过是一位面貌体态相近的傀儡。
  在徐潜山魏危等人看来,云麾将军的死讯在他们的意料之中。靺鞨萨满掌握着诸多诡秘莫测的异术,用蛊虫操控死者如生出现在人前,也并非不能做到。
  然而对云胧秋来说,她并不相信父亲投降靺鞨的事,仍旧抱着他还活着的希望,就像是徐潜山曾经一直觉得他的师弟还活着。
  直到徐潜山带着这个消息回来,仿佛高悬的长生天终于厌倦了观望,一声叹息,一条性命就这样任其纷飞湮灭于北地朔风之中。
  云家军中传来低低哭声,云胧秋双目通红,几乎站不稳,左右上前搀扶。徐潜山勉强道了一声节哀,他的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忽然面如金纸,众目睽睽之下倒了下去。
  众人七手八脚将不省人事的徐潜山送回儒宗。
  听闻儒宗掌门从靺鞨敌营回来之后倒地不起的消息,青城上下什么样的传闻都有,儒宗峰主维持着宗门上下的秩序,石流玉在外暂代掌门出面。
  儒宗内外人心惶惶,而陆临渊魏危等人此刻都在往玉函峰赶。
  山中忽然起了风,青翠的树木哗啦啦一阵摇动,发带叫风卷起来,凌乱飞舞。
  陆临渊拉着身上的衣袍,低头顺着风向看去,只见一层薄薄的尘埃般被吹起,覆盖了儒宗山川七百年多少沧桑痕迹。
  一进门,玉函峰主没忍住大骂:“徐潜山,你果真去找死的!”
  已经回到儒宗的徐潜山眼睛闭着,气息微弱,丝毫没有早上在赫连天鸦面前的轻松惬意之态:“老朋友,你来送我?”
  玉函峰主冷笑:“我来送你上路。”
  先前徐潜山昏迷不醒,玉函峰主也是在这里为徐潜山治病。他虽目不能视,但这玉函峰内的一桌一椅皆是他亲手布置。
  一跨入门槛,玉函峰主便坐到徐潜山面前,伸手拉了对方右手手腕过来,三指压在腕间。
  徐潜山胸口轻缓起伏,积蓄起一丝微弱的气力开口:“我还能活多久?”
  玉函峰主:“五。”
  徐潜山勉强笑道:“五个时辰?”
  玉函峰主:“四。”
  徐潜山:“……”
  玉函峰主死死压在徐潜山那几乎探不到的脉息上:“徐潜山,你吃了回光返照的秘药,服药之后本可续命七日,七日之后必死无疑。但你的身子本就是强弩之末,竟还妄动内力,与人交手。徐潜山,我说过,你在找死。”
  “可你还是帮我了。”徐潜山竟笑了,叹息,“我这条命早就该死的,还要多谢你们为我续命。阎王爷那头我欠了许久,若再贪这七日阳寿,只怕阎王殿前连投胎的资格都没了。”
  那青色的衣袍上,落下稀疏的血迹。
  徐潜山双目失神,不再聚焦于眼前的场景,仿佛透过漫长时光,望向曾经故人:“我曾经想着,这辈子总要再见友人一面,却不想他们已经早早地在黄泉等我。”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